2025 年 5 月 8 日,油脂工程系召开本科生毕业设计专题教学研讨会,围绕当前毕业设计环节面临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全系教师共同探寻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路径。
一、聚焦四大痛点,剖析毕设难点
会上,系主任张维农教授首先强调了毕业设计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随后与会教师针对四大突出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求职与毕设时间冲突:部分学生因求职应聘频繁缺席线下指导,导致毕设进度滞后。
AI 工具过度依赖:学生在文献查阅、方案设计等环节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存在学术诚信风险。
外文翻译流于形式:外文文献翻译仅停留在文字转换层面,学生对专业内容理解不足。
部分学生态度消极:少数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低,缺乏主动沟通和推进任务的积极性。
二、多维施策破解难题,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团队经过充分研讨,提出系列改进举措:
(一)优化时间管理与指导模式
针对求职导致的指导缺位问题,建议教师在四年级下学期毕设初期加快任务部署节奏,利用腾讯会议、微信等线上平台建立 “动态指导机制”,确保学生在求职期间仍能获得及时的学术支持。通过定期线上汇报、实时答疑等方式,实现毕设指导 “不断线”。
(二)规范 AI 工具使用,强化学术诚信
针对 AI 工具滥用问题,明确提出 “AI 辅助而非替代” 的原则。要求教师在开题、中期检查等关键节点加强对学生毕设内容的原创性审核,通过现场提问、技术路线答辩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核心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将学术诚信教育纳入毕设指导的必修环节,通过案例警示、签署诚信承诺书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技术工具。
(三)深化外文文献学习,提升应用能力
为解决外文翻译浮于表面的问题,提出在文献翻译任务基础上增加 “文献分享会” 环节。要求学生选取关键外文文献进行深度解读,通过 PPT 汇报、小组讨论等形式,分享文献中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对自身毕设的启发,切实提升学生对国际前沿知识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四)构建多方协同机制,激发学生动力
针对态度消极的学生,建立 “三位一体” 监督激励机制:指导教师定期与学生谈心谈话,深入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困难;加强与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的沟通,对进度严重滞后的学生进行预警;必要时与家长联动,形成家校协同的督促合力。通过正向激励与过程管控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毕设责任感和主动性。
三、凝聚共识展望未来,夯实育人根基
本次研讨会达成重要共识:毕业设计质量是检验本科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尺,全系教师需以 “立德树人” 为根本,将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相结合。下一步,油脂工程系将持续推进改进措施的落地实施,通过定期检查、效果评估和动态调整,形成 “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 — 质量提升” 的闭环管理机制,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学术深造筑牢根基。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彰显了油脂工程系对本科教学质量的高度重视,标志着该系在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成效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毕业设计环节的痛点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助力更多学生交出高质量的 “毕业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