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品学院联合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国际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IF=23.5)上发表了题为“Emerging engineerable multifunctional metal nanocomposites for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sensing performance of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的综述性论文,我院方博龙讲师为论文第一作者,我院柳鑫教授、南昌大学熊勇华教授和赖卫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免疫层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快速检测技术,已经在临床诊断、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受制于亮度不足,导致其灵敏度较低,通常适用于定性或半定量分析。金属纳米复合物的大量涌现,赋予了标志物多功能的属性(磁性、比色、荧光、催化、光热效应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极大地促进了免疫层析法的综合传感性能(简化样本前处理步骤、拓展检测范围、降低基质效应、提供多信号输出模式、以及改善检测灵敏度)。该综述系统地总结了金属纳米复合物的合成策略、结构设计、多功能属性、免疫层析法应用、以及结论和未来展望。功能化的多功能金属纳米复合物在改善现有免疫层析法技术局限方面具有广泛前景。

原文链接
DOI: https://doi.org/10.1016/j.ccr.2025.216900.
第一作者简介
方博龙,博士,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主持武汉轻工大学博士启动项目1项和农产品加工与转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以一作或通讯在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和Food Chemistry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其中IF>10有2篇,IF>20有1篇),累计影响因子为80。
通讯作者简介
柳鑫,博士,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检测和环境毒理的研究,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北省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等10余项,以一作或通讯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