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10月8日,适逢学校70年校庆日,我校食品学院学生惜时党支部发起成立了“爱心早餐”志愿服务项目。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坚持2年有余,累计338名学生参与,服务环卫工人4197人次。作为食品学院的实践育人平台,“爱心早餐”志愿服务项目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在学以致用中打牢专业基础,实现教学、社会实践、科研创新相互渗透、融合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2024年1月11日,人民网记者对该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纷纷予以转载,引发了热烈反响。现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内容进行刊发,并附部分媒体链接。
1月11日凌晨4时,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三的女生支琬灵,被手机的闹钟叫醒,她的同学黄喆,也在这个时候起了床。两人将连续3天,为校园外做清扫保洁的8名环卫工人制作爱心早餐。
支琬灵在和面。
4时30分,支琬灵和黄喆准时来到烘焙实验室内,熟练地从储藏室内拿出制作早餐的食材,揉面、醒面、烘烤……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忙碌近3个小时后,8份荞麦面和烤馍新鲜出炉。“我们要加快速度了,环卫工人快要结束普扫了。”支琬灵加快了打包速度。
7时20分,武汉轻工大学常青校区北门,支琬灵和黄喆将热气腾腾的爱心早餐送到了刚刚普扫完毕的8名环卫工人手中。
“有人亲手为我们做早餐,味道还特别好,我们很是感动。”环卫工人黄大妈笑着说。
这样的暖心场景,始于2021年10月,武汉轻工大学发起的“爱心早餐”志愿服务活动。
曾被家长投诉不务正业
“让大学生做‘爱心早餐’志愿行动,并非一帆风顺。”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欣对记者说,“起初,参与的学生并不多,我们就发动学生党员带头来做这项公益行动。”王欣说,每组两人,每次做一周的爱心早餐。一些家长得知此事后,投诉学校不务正业,影响学生的学业。做爱心早餐需要凌晨起床,有一些学生也打起了“退堂鼓”。
黄喆将制作好的烤馍装袋打包。
“我们是将课堂知识指导社会实践,引导青年学生在学以致用中打牢专业基础。”王欣说,当“爱心早餐”志愿活动开展之后,通过多方沟通,绝大多数学生与家长也认可了这个活动。
为了让环卫工人们吃饱吃好,同学们每周会排食谱。光粥类就包括南瓜粥、绿豆粥、薏米粥、红糖燕麦粥等,还有挂面、荞麦面、馒头、红豆面包,每天轮换着来。
从未做过饭的志愿者
成了厨房“熟手”
“爱心早餐”活动刚发起时,还是大一新生的黄志豪便怀着激动的心情报名。虽然经过两次培训,但黄志豪此前从未做过饭,第一天特别紧张,第一次做出来的馒头面团并没有完全醒发,导致蒸馒头时没有熟透,最后做出的馒头品相并不好看,也不好消化。为了让环卫工人顺利吃上早餐,黄志豪只好在食堂买好食物“交差”。
但黄志豪没有气馁,当天课程结束后,他就钻进烘焙实验室,反复练习。在制作面包时,他还独创了“小技巧”传授给后面的志愿者:在涂鸡蛋液时要涂抹均匀,这样就可以使每个面包看起来金灿灿的。
“经过大家的努力,目前面包、烤馍、米糕、红豆薏米稀饭、绿豆稀饭、青菜面条的制作方法已经改良了很多版。”作为“爱心早餐”活动第二任负责人的支琬灵说,看到环卫工人吃得开心,心里暖洋洋的,很有成就感。
环卫工人享用早餐。
69岁的环卫工人翁师傅说:“刚开始,孩子们做的馒头啊,大的大,小的小,还有的面包烤得很硬,现在是好吃而且花样还多,面包、烤馍、馒头、南瓜粥、青菜面、米糕……每天的早餐都不重样,不仅让我们吃得饱,还能吃得营养健康。”
这场“双向奔赴”还在继续
吃上爱心早餐的环卫工人们,也用勤劳的双手回报着这份关爱。
“校园靠马路边,有一排快递食品箱,有时候上面有灰,有时候有雨水,他们就顺手擦一下,让大学生们吃得更加的安心与放心。” 黄喆说,环卫工人真是心细。
在大学生志愿者向环卫工人询问早餐味道如何时,环卫师傅们也会问问学生们觉得校园周边环境卫生怎么样,有没有需要改进提升的, “能把学校周边变得更美,让学生们更加安心读书,我们也很开心。”环卫工人吴师傅说道。
目前,武汉轻工大学常青、金银湖两个校区已有338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为12名环卫工人制作爱心早餐。王欣说,“现在报名参与的学生,都要排班到一年以后了。”
【媒体链接】人民日报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2oUip9u9Fx8QloehLP2a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