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食品学院 许敏武 熊偲蓓 罗辛)提起武汉轻工大学老党员、老校长孙武亮教授,轻工大师生都非常熟悉。孙武亮教授是武汉轻工大学老校长,在担任校长期间他勤奋廉洁、开拓进取,为武汉轻工大学由百人学院向万人大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退休后,他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在积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同时心系轻工大发展,为学校发展积极献言献策。在耄耋之年,他又从自己的微薄的退休工资中捐出10万元设立“粮安工程”奖学金,奖励在食品专业品学兼优的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老教授、老校长的忠诚与担当、责任与情怀、大爱与宽广。
不断加强党性修养 党旗始终在心中
人们常说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信仰上的坚定,信仰上的坚定来源于孜孜不倦的学习,自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在新的形势面前,无论思想文化如何激荡,世界风云如何变化,孙武亮教授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对党忠诚。退休三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近年来,他虽然年事已高,听力视力有所下降,参加集体学习和党内活动困难增加,但他仍然坚持参加学校老干处组织的离退休教工党员的集体学习和党员活动,并且坚持每天阅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湖北日报》、《求是》、《新华文摘》等多种党的报纸与刊物三个小时以上,每天晚上7点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更是雷打不动必看的节目。十八大以来,为了及时掌握最新的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他又认真阅读与学习了《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梦党员干部读本》、《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中国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等党的文献资料,2016年2月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后,他又第一时间购买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读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等资料,每天早晨8点吃完早餐后就带着老花眼镜坚持学习,深刻理解“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等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仅《中国梦党员干部读本》他就反复阅读了三遍,部分内容甚至能复述出来,并深有感触的说“‘中国梦’的提法很好,是党的奋斗目标理论重要发展”。退休三十年来,孙武亮教授在政治理论学习上与时俱进,从不懈怠,从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再到“中国梦”,党的理论每前进一部,他的学习就跟进一步,始终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高度一致。平时他还利用参加学校离退休教师集体学习的机会,现身说法,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习体会,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党中央的精神为学校发展积极献言献策。近年来他先后就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依法治校、反腐倡廉等话题积极向学校相关部门献言献策。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在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上作为学校老领导,孙武亮教授就结合自身学习体会谈了如何通过学习解决思想问题。
深入学习、坚定信仰、积极传播,始终做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章的模范践行者,这就是孙武亮教授作为一名老党员的爱党、敬党的深厚情怀,这是一份将党性和党旗始终放在心底的责任与担当;这是一个合格党员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的光辉写照。
心系轻工大发展 始终关注粮食安全
退休多年,孙武亮教授始终关注和关心轻工大的发展,多次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每次来学校与同学们交流,他都会讲述武汉轻工大学建校的历史,从选址,购买土地到建设,从百人院校到扩大招生成为万人大学,这过程中遇到的种种艰辛,并勉励同学们热爱母校,热爱粮食行业。对于到家里看望他的学生,他常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如何在短暂而有限生命里做出更多贡献,如何学会终身学习的方法,并鼓励看望他的学生要好好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学校工作期间,孙教授长期从事粮食工业通风和气力输送技术的研究,并做出了巨大贡献,发布了《面粉厂气力输送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风机的节能运行》、《清粉机最佳吸风量初探》、《再论循环空气的净化》等文章,在粮食行业里面,孙教授有很深的造诣。退休后孙武亮教授仍然时刻关注国家粮食行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2013年7月26日光明日报刊登的《粮食“隐性浪费”不容低估》的报道引起他的忧虑。一方面他认为随着城镇化建设发展,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民以食为天,作为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一旦缺粮将很难从国际市场上得到有效解决,必然面临着灾难性的后果,而国内个别学者的“进口粮食、释放耕地”的错误论调在民众中间还有一定的市场;另一方面国内粮食浪费严重,据光明日报《粮食“隐性浪费”不容低估》报道披露,目前我国每年除在餐桌浪费的500亿斤粮食外,在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量则超过700亿斤。民以食为天,国之大计也在粮,粮食安全令他时时刻刻都在担忧。作为从事了65年的专业教育的食品人,深感目前我国粮食行业发展依然形式严峻,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继续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二是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和粮食储藏、加工技术,尽量将粮食储藏、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损失降至最低;三是要做好爱粮节粮工作。为此他不顾年迈体弱,亲自提笔给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写信,表达了自己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希望学校要进一步重视粮食加工与储藏技术方面的研究与相关人才的培养,发挥粮食院校的专业优势,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服务国家与地方粮食经济发展。 面对“700亿”这一沉甸甸数字,孙武亮教授心情十分沉重,“作为受党和国家支持和栽培的食品科技工作者,感觉对不起国家,感到身上责任重大,我们应该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加强粮食储藏和加工技术的研发、推广和相专业关人才的培养”他说。
关心食品学子成长 捐资助学护桃李
2015年12月5日,食品学院“粮安工程”奖学金获得者孙颖等六名同学前往看望拜访孙武亮教授,认真聆听孙教授讲述他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教诲,这已经是武汉轻工大学”粮安工程“奖学金的第二届学生了。
孙教授家庭简朴,两位老人都有病痛在身,自己也非常节约,但始终关心学子的成长发展,他于2014年7月-11月多次返回武汉轻工大学和食品学院,找到相关部门负责人,表达了并表达了愿意从自己个人微薄的退休工资中拿出10万元,成立武汉轻工大学“粮安工程”奖学金。在他的努力与坚持下,武汉轻工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经过认真考虑,同意他捐资设立“粮安工程”奖学金的请求,并于2014年11月正式启动,“粮安工程”奖学金分5个年度进行资助,每年2万元,评选4名学生,每人5000元,旨在奖励在食品专业品学兼优的学生,以此表达对食品学院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关怀,以坚定发展食品行业人才的信心,为国家粮食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014年2月4日第一次“粮安工程”奖学金的座谈会上,食品学院分党委书记吴海平教授和副书记王尚玉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了孙教授的这一种高尚行为和善举,孙武亮教授谦逊地说道,“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还是要依靠科技,因此要大力培养培育粮食专业人才,发挥本行业的积极性。”他介绍了自己设立粮安工程奖学金的目的,即自己曾经深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怀,现在设立奖学金是以绵薄之力回报社会,希望尽自己的所能为国家粮食安全的人才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座谈会上,孙教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同学们就自身专业知识及个人发展的一些困惑纷纷提问,孙教授一一耐心地解答。食品学院11级钟武问到理论与实践如何协调才能更好地为食品行业做出贡献?孙教授回答:学校应与企业多方面进行合作,支持学生到企业实习,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也要学习专业实践技能。他嘱咐同学们到了某个实习岗位,也应该放下大学生的身份,多多实践,两者结合,才能发展得更优秀。
这就是一个老党员、老教授、老校长的忠诚与担当、责任与情怀、大爱与宽广。
孙武亮教授简介
孙武亮,中共党员,江苏无锡人,1951年毕业于江南大学制粉专业。长期从事粮食工业通风和气力输送技术的研究,倡导气流密闭循环和一风多用的设计原则,被粮食系统广泛采用。主编《通风除尘和气力输送》。历任武汉粮食工业学院副教授、教授、粮食工程系主任、副院长、院长,中国粮油学会食品专业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